岁月伊始 东电缘起

期次:第11期    作者:土木 段谟鑫   查看:94

一九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踏进东电的校园,那个时候的天气,还算暖和,是鸟语花香,是艳阳高照,是风和日丽,是人山人海,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大江南北,因为缘分,我们相聚在东电。

我心中的东电是成才之篮,第一次走进大学的教室,有一种自由的感觉,没有固定的座位和教室。但是上课的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之上,需要维护课堂秩序。每个给我上课的老师不仅都拥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还拥有和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这些老师是真真正正的和学生做朋友,还记得我的高数老师,她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说“人最怕的就是认真两字”,没错,什么事认认真真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位老师给人一种睿智温柔的感觉,就像董卿,明白我们的痛处,所以能爱万物。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要是能够解答,就会全心全意的讲解,她从不会问我们听懂没,而是问她讲明白了没;老师要是不会,就会直截了当的说我不太清楚,而不是强词夺理,胡乱讲解,下课之后我就在图书馆和老师偶遇,直到下次课我才明白老师是为了弄清楚问题的答案。真正的师德就是这样吧,和学生平等相处,各自尊重,有问题一起讨论。东电有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优秀,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成长。在东电的校园里不仅有这样的好老师,还有好地方让学生们自习。图书馆,教室等都全天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去占用教室,这种更加自由的生活学习正是大学独有的,在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有来自古籍的醇香,有现代文学的潮流;有专业需求的专业知识,也有其他各种书籍;让人由里而外地进步,升华。更难得的是在图书馆里有一群志同道合地朋友,可能互不相识,但是坐在一个屋檐下,共同努力,这本就美好东电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因为缘分相遇,因为缘分相知。大一的时间我加入社团,认识许许多多的伙伴,我们共同工作,一起进步。在大二我加入通讯社,在这里又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一起为通讯社的发展努力,学习之余,可以享受和人共同工作的快感,享受共同工作的成果,不仅这些,在舒适,温暖的寝室,还有一群朝夕相处的室友,在熄灯之后,我们彻夜卧谈,谈论各自的梦想,各自的家乡;在考试前夕,我们奋笔疾书,挑灯夜读;没事的时候,吃点小菜,来点小酒,把酒言欢,聊天说地。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大学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和这样一群热情,年轻的伙伴,一起挥霍汗水,洋溢青春。在这陌生的城市,有着这样一群又一群伙伴陪着我,不仅消除了学习的压力,还填空了大学的寂寞,这些记忆在脑海里,越久弥香。

我的大学是一个集大师,设备于一体的大学,在拥有一个好老师的条件下,先进的设备,技术使老师如虎添翼,理论不再苦涩难懂,在脑海中的印象也更加的深刻。在老校区,有一个真实变电站的学生实验中心,还有其他各种的实验室,实验大厅,让我们近距离感受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学习不再是枯燥的,在亲手操作后,更加促进学习的欲望。

我的大学不仅有坚实的文化基础,还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东北电力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在这座学校里还有一座著名建筑—石头楼。石头楼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回国后第一件作品,在东电师生的呵护下,这座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保存了原有的风貌,这座建筑也是东电的标志建筑,在石头楼学习时,可以感受到历史和现实碰撞,有历史留下的痕迹,也有现代人的痕迹。

我心中的东电是我无数次体验第一次的地方。第一次背井离乡,来到这陌生的环境;第一次和室友们彻夜卧谈,各自聊聊自己家乡的事;第一次在图书馆呆上一天,从日出到日落;作为南方人,第一次这样感受南北差异,并试着接受差异。这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是成长,是成熟,是不断地尝试,是视野的开阔,是勇敢的走出舒适区。

在我的心中,东电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自我提升的熔炉。有可以和伙伴挥霍青春的豁达,也有认真学习的专心,有共同工作的乐趣。之后回想起来似水年华时不会后悔,这样大学,这样青春不枉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