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为一大事来

    马姗姗,女,汉族,吉林桦甸人,198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2013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招生就业处创业就业教育科副科长。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在马姗姗老师看来,立德树人就是值得她奉献和追求一生的伟大事业。以身作则,做崇高师德的示范者马姗姗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深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熏陶,在谈到对师德的理解的时候,老师认为:“师德是作为老师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老师,在学识上一定要能够值得人称赞,另外一个是能给世人做典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道德一定要让人佩服,如果你不能以身作则,那你的学生更不可能听你的了。”参加工作以来,她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一个老师,在学识上一定要能够值得人称赞,在道德上一定要让人佩服。”在思想上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和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论是作为辅导员、团干部还是党支部书记,都能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肃认真对待各项工作,始终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的立足点,从思想引导、学业督导、生活向导、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用爱诠释,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在马姗姗老师心里,教育是个很高尚的事业,谈到这老师有感而发:“我的育人理念就是用心,要用心去教书,用爱去育人。我也一直有当老师的理想,我会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在学生们心中和蔼可亲的马姗姗老师分享了她是怎样与学生们相处的。首先学生必须尊师重道,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师生关系是一定要有的。在课堂上,老师一定是课堂的权威,要去管理课堂,组织课堂。其次是教学相长,课堂之外,老师跟学生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老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生活中,在思想上,老师也要有对学生的引导,做到“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老师不能仅仅在课堂上是老师,在其他方面也要成为老师。2011级热动专业的学生小周,在大四求职期间,心仪的工作单位在福州面试,时间紧迫,可困窘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昂贵的路费让他纠结万分。马姗姗发现了小周的异常并详细了解情况,鼓励他认真准备、把握机会并主动拿出1000元钱补贴他购买机票,最终,小周及时参加面试并成功进入该企业工作。时刻关心和了解困难学生思想和生活状态,是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9级新生中有两名特殊困难的学生,其中一名为孤儿,她向学校申请为其减免学费,并在冬天自费购买羽绒服为他们送去温暖。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她定期与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联系,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安抚学生情绪。在了解到湖北省学生钱某因疫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时,她及时向学院和学校为其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电话流量等以解燃眉之急。每一次学生有困难时她都会及时出现,每一次爱心捐助时她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用实际行动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创新思路,育实践真才老师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说出了以下见解:“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理论,最重要的是实践。光有理论就是纸上谈兵,如果不实践,你根本不知道是否能成功。”对于学生来讲,要抓紧一切时间去锻炼自己,很多学生觉得上了大学要享受,从而浪费时间,虚度了大一大二,到大三才开始努力,她觉得恰恰大一大二是最有时间锻炼自己的,有精力有时间,到了大三大四,面对未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专业课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想去参与活动都没有时间和精力了。一定要抓紧好大学四年的时间,同时要抓好定位,有清晰的目标。作为学院团委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马姗姗一直致力于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为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困境,她把拓展实践平台作为重要抓手,鼓励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利用假期开展红色教育基地体验、关爱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在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成果遴选中,学院获评优秀摄影奖1个、优秀视频奖2个、优秀指导教师1人、优秀通讯员1人;“青·蓝”社会实践团队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团队(全国400个)。学无止境,做追求卓越的奋斗者马姗姗始终把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一种生活方式。她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书籍,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已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在普通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在第七次吉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三等奖,参与的2项吉林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比分别获得省一等奖、二等奖。恪守立德初心,践行育人使命。七年的辅导员生涯中,陪伴在千余名学子的成长路上,她坚持用心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用爱辅助学生成长,以行动引导学生成才。她想对10年后的自己说:“希望自己保持热情和激情,为东北电力大学的教学事业,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人生为一大事来,她坚信这是她此生最骄傲的选择,也是一条会用一生去坚守的幸福之路!(大学生通讯社:翟润泽应超然)

  • 编者按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够兴旺发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坚守信念、默默奉献。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并寄语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9月10日下午,我校在礼堂隆重举行2020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党委书记李国庆在讲话中号召广大教师能够把全部精力与满腔热血奉献给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以更大干劲、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行动,凝心聚力,同舟共济,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而努力奋斗。《东北电力大学报》推出系列人物专访,展示先进典型,传递榜样力量,分享他们丰富的从教经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全校教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 以德律己 以爱育人

    马崇升,1982年出生,回族,中共党员,先后任党政办公室党委秘书、综合管理科科长,现任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吉林的十月,似乎已有了冬日的寒气。熙熙攘攘的校园在这冬日的凝重中慢慢安静了下来,陷入了一种独有的静谧与稳重。就在这样的时节里,我们走进了马崇升老师的办公室。他冲我们礼貌的微笑,似一杯浓茶般持重却也有着独特的余韵。淡名利———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与往常一样,在正式采访前我们也向马老师询问了他的获奖记录,可是马老师却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种超脱与谦逊。他表示过去的荣誉不值得多提。因为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过多地沉浸于以前的成绩和荣誉,在他看来是一种变相的退步。就好像此次师德先进个人的称号一样,那只是特定的一段时间里对自己的认可。这代表的是他在这一时期付出的努力获取了一定的回报,而他当下要做的是为了下一个阶段而努力,为了一次未知而不是一次既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一刻,这句话不再只存于书本,被束之高阁。马崇升老师用自己的淡泊之心再次赋予了这句古话新的生命。爱职业———不忘初心,不止于行人生之中会面对很多的选择,而择业是众多选择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在问到马老师如何选择这个职业时,马老师郑重地说到:“我从未后悔我的选择,在我看来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传承。结合立德树人的要求来说,老师要肩负起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作为老师,我们每个人也都经历过学生阶段,也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将来也能够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即使不当老师也要培育好自己的子女,其中的传承意义十分重大,对于老师的要求有许多,但一切要以德为先。”马崇升老师回望自己十五载的教师生涯,仍然对自己当初的这份选择无怨无悔,始终喜欢并热爱大学教师这一职业,直到今天,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刻都是他最为重视和珍惜的时光。他坦言作为一名教师,自己能够全心全意地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教学工作,秉承“教学是个良心活”的价值诉求,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们常说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遗余力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启迪学生的智慧,传授给学生知识本领,为学生答疑解惑。但同时,教师的工作又是默默无闻的,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的垂着它的绿荫。教师从事的工作正是叶的事业,是一项奉献爱心的事业。而马崇升老师也用自己的实际工作践行着绿叶的职责,用自己日复一日的付出肯定着自己最初的选择。爱学生———倾心耕耘,静待花开担任班主任的经历,也让马老师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马老师看来,班主任作为教育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他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在平时的工作中,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主导,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班级有凝聚力,使学生建立班级荣誉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是学生的引路人,大学四年的生活,对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尤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很多学生是远离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班主任的关爱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调节各个方面的问题。”马崇升老师用一颗真心对待学生,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同事们的赞赏,学校的肯定。最后谈及自己对学生的一些期许,马崇升老师说:“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立足自身实际,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尤其在毕业阶段,希望各位同学找准定位,在考研及就业方面树立目标、持续努力,最终达成心愿。在未来工作学习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成好工作学习任务,成为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为母校争光。”(大学生通讯社:刘博扬周钰)

  • 教书育人 要关爱学生

    王欣,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省精品课程负责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能源经济管理创新联盟理事。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科研则是教学的基础,长期科研工作所形成的科研成果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同样教师扎实的科研功底和深厚的科研底蕴也使教学质量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科学研究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可以将新的知识、新的研究动态贯穿于教学中,弥补原有课程知识和新知识的断层,使所讲的知识内容更充实,思想更深刻,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这是经济管理学院王欣老师对待科研与教学的看法。也正因如此,王老师在科研与教学之间能够齐头并进。政治坚定,甘于奉献王欣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践,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院是我们的一个大家庭,学院的工作就是我们的工作,所以必须支持学院的工作”王欣老师对学院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精品课、优秀教学团队、学科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等申报中没日没夜地忙碌,废寝忘食。她为导师们讲解如何写出优秀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为学生进行办公自动化、MIS知识培训。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她撰写了“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注释,为学生进行规范讲解,解答教师的疑问。谈到学院的工作时,王欣老师坚定地说:“学院的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做,领导带头,大家齐心协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严谨笃学,爱岗敬业她以教学严谨、原则性强著称。作为二级教授仍一心扑在教学上,潜心钻研业务,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做到精益求精,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多次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长期专注于课程建设与改革,完成省级教改课题6项,获省优秀教材、优秀教学技术成果奖等多项。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坚持科学研究,锐意改革创新,取得了骄人业绩,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检索20余篇。严慈并济,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关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对精神抑郁或者成绩不好的学生更要关心,多和他们聊天,让他们对生活有信心。”她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和思想品德培养,在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尤其关注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将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拉回课堂;用责任心鼓励降级生重拾学习信心;用母亲般的情怀关心、呵护、帮助、指导学生;用真心换取学生的信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甘为人梯,深受爱戴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3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学生需要时,总能伸出援助之手;在学生苦恼时,总能给予抚慰;在年轻老师项目申报、报奖等遇到困难时,总能鼎力相助,耐心指导。她关心青年教师成长,言传身教,用自己阳光的心态和朴实的作风为年轻人树立榜样。她自尊自律,无私奉献。“德为师之本”,她以德立教,治学严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的知心朋友。曾获“校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标兵”、“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她认为教师要知识渊博,要不断学习,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她教学科研相得益彰,为人为学真诚平和。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王欣老师将抱着“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态度为学校工作,为我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大学生通讯社:葛旭王世奇)

  • “爱校爱生爱教育 勤业勤职勤奉献”

    白俊峰,中共党员、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在读博士、讲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09年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担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职务。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白俊峰老师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特别是担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期间,能很好地配合院系领导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工作中不记个人得失,主动承担各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起到了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在担任土木系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期间,积极协助支部书记做好日常党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筹划组织了“课程思政党员先行”、“困难学生手拉手”等系列“形式新、内容实、收效显著”的党日活动,助推了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拉近了师生关系,切实发挥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心教书育人白俊峰同志留校任教后一直讲授输电线路方向核心课程,教学上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树立工程意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他编写了输电线路系列教材6部,其中主编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理论与技术》深受大专院校和电力企业的欢迎。他重视教学改革,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能够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科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课堂上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他先后主持了省级、校级教改课题4项,参与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课堂教学之余,他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获吉林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在实习实训指导中用自己丰富的现场经验为学生耐心解答各类疑问,深受学生喜欢。此外他还主动指导学生进行各项课外实践与科研活动,获吉林省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吉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就业上的疑惑,他无论多忙都会耐心解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早做好就业规划,这些都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他注重结合工程实际,由于他教授的课程和工程实际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授课时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求能更接近工程实际,让学生就业之后能够迅速上手。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筹划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和“班级学习兴趣小组”的系列促学助学举措已推广至全院,所带班级的高数和线数平均成绩全校第一,超过80%同学获得过各类奖学金,其中班里一位因学业预警而降级的同学在他的引导下获得二等奖学金。甘于奉献,深耕教育沃土白俊峰同志负责分管的输电工程本专科人才培养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十分繁重,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和能力导向,他深入企业充分调研,与专家沟通反复论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近20个版本,最多的时候负责过三个层次36个班级近1300多名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和实习实训安排。然而再繁重的任务他仍然确保高质量高成效完成。为了强化能力培养,他积极开拓校内校外实习资源,创建实训项目,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输电工程方向本科教学全面卓越化,推进了输电工程方向“教学-课设-实训-实习-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所构建的培养体系受到广大输电师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在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的3年里,作为主要负责人不顾自己严重的颈椎病,经常加班加点高强度工作,在与学院工程教育认证团队的密切配合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荣誉和成绩面前,白俊峰同志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奉献为本,坚持不懈的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探索教学方法的新途径、科研工作的新思路、专业建设的新模式。懂得感恩的他,将继续传承东电老一辈教师对教育事业“爱与责任”的毕生诠释,力争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用他一生的努力奋斗闪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大学生通讯社:郭凯鑫周通)